“園區一日游”的概念與形成原因
“園區一日游”即保稅物流園區“國貨復進口”,是目前園區開展最繁忙的業務之一。
“國貨復進口”的全稱是“國貨出口復進口”,它是指在.中國生產制造,并已實際出口離境的原產于中國的貨物,在未進行加工改變貨物狀態的情況下,因某些原因需要重新中轉復運人境。通俗地講就是重新進口已經出口的中國產品。具體做法是國內的產品在辦理出口手續后離境,然后又辦理進口手續進口。中國香港是貿易自由港,所以國貨的出口復進口一般在香港完成。業內稱為“香港一日游”,即產品在香港一日之內實現了出口和進口。隨著國內大陸保稅園區、保稅物流中心的建立,出口復進口在國內就可以實現,“區內一日游”代替了“香港一日游”。原因是保稅物流中心、保稅港區是“境內關外”的海關監管區,國內貨物進入則視同出口,再進入國內則為進口,貨物在保稅倉庫里轉一圈之后,就可以實現出口和進口。
導致“園區一日游”快速增長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經濟全球化導致的企業生產經營方式的全球化,其次是我國的稅收政策因素,而純粹的對減少稅賦的追求盡管存在卻并不是主流。
(一)跨國公司的全球化統一管理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第三方物流服務的理念,全球采購、全球配送、全球分銷的物流模式已被越來越多的企業采用。許多跨國公司為降低交易成本,實現公司內部分工的全球資源配置最優化和整體利益最大化,進行大規模跨國生產、經營和進出口銷售,由其配送中心在全球范圍內的旗下子公司調配生產料件和產品。隨著我國逐漸成為世界的制造基地,大量產品在我國生產,由于產品的銷售權、貨物所有權均由跨國公司總部或者專業貿易商控制,因而,隨著我國日益成為重要的消費市場,國外企業把總部遷到我國,紛紛把采購和目標市場轉向我國國內,其中既有從境外采購國貨用于生產的,也有其產品作為國貨出口后再銷售給國內其他客戶的。【案例3】
A公司作為一家全球曰用品零售商,在中國有20余處賣場,進入賣場的外國品牌中有80%是由設在中國的工廠生產的3為此,A公司選擇了一家物流公司負責配送,在保稅物流園區內設置配送中心,讓其囤積供應商貨物、設置安全庫存并每天兩次將貨物送到各個賣場。通過一日游,這家零售商實現了上游保稅,減少了整個鏈條上的消耗,保證了各個賣場的到貨率和質量。而如需要進行國際間調貨,由于有了統籌,成本也大大降低。現在,這種做法正在成為一日游最受歡迎的演變形式。類似地,一些跨國制造企業如SONY、飛利浦開始把配送中心設在保稅物流園區,而海關也在研究推出適合該項業務的便捷政策。
(二)規避稅收政策以減免稅費
針對現行出口退稅、關稅倒掛等政策和辦法,企業為追求利潤最大化而選擇“園區一日游”。
1.爭取享受出口退稅政策。我國的加工貿易深加工結轉稅收政策促使企業采
取出口復進口。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外商投資企業執行免抵退稅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1998]432號)的有關規定,外商投資企業以進料加工貿易方式加工貨物銷售給非外商投資企業出口的,或者生產企業的進口料件加工成品不直接出口,而是轉給其他生產企業再加工裝配后出口的,都視同內銷。這就意味著,進料加工成品未直接復出口至海外市場的,而在國內結轉至另一企業進行深加工(報關未離境),不能辦理“免、抵、退”稅,應將結轉產品視同內銷按相應的稅率征收銷項稅。由于稅收政策對出口企業進料深加工結轉按內銷征稅,即上游企業會因內銷保稅料件而被要求補稅,而下游企業因從國內進料而被事先征稅,待貨品出國才能把稅退還,從而給企業帶來額外的資金占壓。因此,企業或為了減少征稅退稅時間差造成的資金占壓或避免跨省區結轉的繁雜手續,轉而采取出口復進口,以規避稅務部門對加工貿易深加工結轉稅收實行的“先征后退”的政策規定。
2.避免部分產品的關稅倒掛。最近幾年,我國對部分電子產成品實行零關稅進口,但生產這些產品的原材料、零部件進口稅率不變,進口料件與成品關稅稅率倒掛(即進出口稅率有差別,進口元器件稅率高于成品稅率)。企業以加工貿易保稅方式進口原材料和零部件,加工成符合零關稅標準的產品,先出口復進口,避免了繳納這些商品的關稅。
3.避免部分產品的出口退稅倒掛。即退稅率有差別,半成品退稅率高于成品退稅率。例如,加工企業欲將寬卷鋼加工成窄帶鋼出口,由于寬卷鋼的退稅率高于窄帶鋼的退稅率,故可將寬卷鋼進“園區一日游”以完成其退稅,下游企業以手冊進口寬帶鋼加工成窄帶鋼出口。
4.避免部分產品的退稅與關稅倒掛。即退稅率與關稅率有差別,退稅率高于關稅率。例如,零關稅的進口設備,直接內銷無退稅,為此,可出口至保稅物流中心進行“一日游”,獲得退稅。
5.加工貿易的成品中含國產料件。例如,某加工企業A生產產品需要許多進口料件,B企業是其中一個進口料件的國內供應商,如果B企業直接供貨給A,則B企業無法得到退稅,但如果B企業先將料件出口至保稅物流中心,再由A企業進口此料件,則B企業可順利得到退稅。
6.為了立即退稅。非保稅區企業,其產品出口到保稅區雖視同出口,但無法獲得退稅。因此,通過“一日游”可實現入區退稅。
(三)其他原因
1.國際銷售市場競爭加劇,以除銷方式出售的國際產品由于銷售不暢在合同約定的試銷期退貨引發復進口。
2.可能是已出口國外的產品在國外沒有合適的維修機構,在產品出現故障后需要運回國內維修,從而引起復進口。比如,某工廠出口一批玩具到美國后因包裝問題需要退回.國內廠家一時無法向海關申請到質量不符退運的批文,工廠選擇了將貨品由國內工廠直接運入天津保稅加工區倉,在倉庫改換包裝,改換完畢后裝柜交天津港碼頭重新運往美國^
3.利潤轉移。跨國公司的訂單中心大都在海外,許多企業在第一次商品交易時,故意壓低出口成品價格,以近乎等于境內工廠買物料的費用。這樣一來,產成品的利潤大都留在了境外,從而使境內工廠推遲進人“獲利年度”,增加享受減免所得稅的年限,獲得更大的稅收利益。
目前,保稅物流園大多也是以“一日游”為主。除上海和深圳外,其他保稅物流園的“一日游”業務都占到八成以上。上海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經濟環境,目前已逐漸成為跨國企業在亞洲的采購中心,其保稅物流園的高端物流業務發展較好,但即便如此,“一日游”業務也仍占到五成。而深圳的情況比較特殊,由于毗鄰中國香港,使它的“一日游”業務比較少,所以保稅物流園區主要繼承了原來保稅區的業務。然而,隨著國家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這種幾乎沒有任何附加值的“一日游”業務勢必將萎縮,因此,保稅物流園區的未來發展方向,在于發揮“區港聯動”的優勢,在國際采購、國際配送、國際中轉等高端物流業務領域實現突破。
以上關于““園區一日游”的概念與形成原因”的知識,小編已經給大家詳細介紹清楚了,希望可以給大家幫助!了解更多關于物流知識,請隨時關注東鑫物流。